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19的文章

【轉錄】張忠謀演講2019「總經理的學習」

原文出處: 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97104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10月4日以「總經理的學習」為題,赴清華大學演講,350個座位座無虛席,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、世界先進總經理方略、前工研院董事長史欽泰,及上百位中小企業總經理都到場聆聽。 張忠謀以自身經驗出發,談自己在德州儀器(TI)時期,從管理20人的工程師、升遷至管理3000人的總經理,領悟到:總經理最重要的是學習業務與市場行銷(Sales Marketing)、為產品定價,並具備領導力和經營策略。 張忠謀說,許多技術出身的總經理常抱持「只要產品好、客人自己就會來」的想法,這是很錯誤的觀念,總經理應親自拜訪客戶、接觸客戶,並且學會有自信地與客戶交談。 定價也需要學習。張忠謀指出:要如何獲得客戶信任,權衡不同客戶所能負擔的價格,需要相當大的技巧。 最後則是領導力和經營策略。張忠謀認為,領導力取決於是否能走在成功的路上,並凝聚團隊向心力;CEO的經營策略和責任就在於學會善用公司資源,迎接外部挑戰,讓股東和客戶都開心。 以下為張忠謀演講重點: 今天我想講自己的故事,是我自己做總經理的學習經驗,這個學習有好幾年之久,因為我第一次做總經理,就一直做到現在,有60年左右。 我認為,在理工大學和理工教育上,台灣的程度跟美國程度相差不遠,你把清華、台大電機系與MIT(麻省理工學院)相比相差不遠。但是,若以MBA相較,那就相差相當大。 我在美國哈佛、MIT和史丹佛三所大學的商學院(Business school)待過,也在台灣大學、政治大學教書,每次我開放提問後的結論就是:台灣和美國的Business school程度相差很遠,這是根據發問程度比較而來。 我年輕時第一次和第二次演講,曾請教比我資深的人該怎麼演講,他給我的建議很簡單: it doesn’t matter what you talk about, but it’s important to talk about what you know. (你要講什麼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,你應該談你知道什麼)。 從此,我就照這樣做,就連我的太太張淑芬近年被頻繁邀請演講,我給她的建議也是:Talk about something you know. 管理20人變3000人,TI升遷開啟學習路 我

【書評重點】品牌X新創 周品均的創新態度與思維

書名 :品牌X新創  周品均的創新態度與思維 內文重點摘要: 掌握創業的核心價值,一心作大不如先求生存。 創意初期小而美,擁有品牌好感度又能獲利,才是重點關鍵。 消費者真正想要的東西,是「看了想買,但價格又可接受的東西。」 女性消費心態而言,「感到想擁有」。 「產品一定要好」這是最基本的!擁有好的產品,才能吸引消費者的眼光,創造第一次消費,進而累積第二次,第三次的回購,引起自發性的口碑宣傳。 「產品好」,是指「符合其價位與價值」的好,也就是你的客戶群所認同的好。 搞清楚什麼才是消費者感興趣的內容與需求後,再進一步擬定正確的溝通策略;並且不停地測試和驗證,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行銷模式,而不是急著想要賣東西。 想要打造品牌,就一定要有態度,和有所取捨。 要知道,西費者是很聰明及敏感的,當你一旦喪失了原本的初衷,很快地就會流失原本支持你的客群,也會失去原先能讓你長久經營的獲利模式。 所謂的「品牌」,必須要有文化,內涵和中心思想。 開店賣東西,並不等於就是在做品牌。 要從「商店」成為「品牌」,你必須持續性地和消費者溝通,這個品牌是為了什麼而存在。 這裡說的「持續性」,並不是一時的靠砸廣告幫消費者洗腦。 而是必須讓品牌的中心思想,滲透到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裡,並不斷被傳達出去。 直到消費者,都能夠了解與認同,品牌背後所要傳遞的精神與價值時,才能夠真正成為所謂的「品牌」。 關鍵在於「無形的價值」。 這個無形的價值,可能是一種氛圍,一個感受,也可能只是一種思維,或是意識形態,很難被具體形容。 「品牌定位」就是「你希望是什麼樣的消費者,來購買你的商品?」 這又跟「目標客群設定」有極大關聯性。 如何將這些抽象無形的概念,具體傳達給消費者,並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,是打造品牌最重要的課題。

[轉貼] 日本消費社會演變史 —窺見未來 20 年的中國

原文出處: 日本消费社会演变史 —— 窥见未来 20 年的中国 為何中國做不出無印良品?看看日本當年發生過什麼 Michael Fang 共富匯 4天前 注:本文根據京東投資部 Michael Fang 在「42章經商學院」的線下分享《日本消費社會演變史》上的部分發言整理而來。 作者:Michael Fang,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數學系,現任職於京東投資部,長期關注中國和日本的大消費領域(零售為主),是日本Bridge Asia Foundation 財團成員,曾任職日本JP Morgan,野村綜合研究所。 來源:42章經(ID:myfortytwo) 原文標題:日本消費社會演變史 —— 窺見未來 20 年的中國 我在日本看零售企業時,有一種看到未來中國的感覺。所以今天我想探討三件事情:為什麼要學日本,要向日本學什麼,以及怎麼樣去學日本。 展開來講,我們通過看日本整個宏觀社會和業態變遷背後演變的規律,來找中國未來零售業會有什麼樣的機會存在。然後再從具體的企業著手,去看日本零售業態出現一些結構性變革的時間點,將之映射到當下的中國,看有什麼啟發。 首先,我們為什麼選擇研究日本?有四個原因: 第一,日本面積小,民族單一,消費社會變化步幅相對整齊,是一個很好的研究樣本,易於把脈絡梳理清楚; 第二,中日零售商業模式的底層要素更有相似性。文化上的共通性無需多言,在社會層面上,中國一線及部分二線城市和日本的關東關西都市圈,在人口密度、城鎮化發展水平上都很接近。整體上而言,20 年後,中國的人口結構也會非常接近於當下的日本; 第三,中國作為後來居上者,更應藉鑑日本如何做到對於先進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成功轉化。 我有個觀點,研究美國,我們可以看到 possibility,但研究日本,我們知道如何將這些 possibility 變成 reality。日本的消費零售業師承於美國,70 年代把美國的便利店業態移植到國內,最後做到了世界第一。 第四,孫正義的時間機器理論。這也是他投資阿里的邏輯。在一個發達經濟體裡出現的商業模式,拿到一個新興經濟體裡去運用時,就好像乘坐時光機回到了幾十年之前,可以按照原來的邏輯再來一遍。中日的消費零售業更是如此。 (一) 日本消費社會變遷史,可映射到中國各線城市的消費現狀 日本零售業